不能等待的召喚──生子大業

 

相較於隨時可「無限大量製造」的男性精子,女性卵子則是珍貴的「有限庫存」,因此更要把握生育的黃金年齡受孕。圖為國立科學博物館「人類的誕生」特展,像蝌蚪般的眾多精子,正奮力游向目的地──卵子。

晚婚、晚生,甚至不婚、不生,是現代人的趨勢,舉世皆然,但在台灣,這個問題似乎更為嚴重。根據主計處統計,2008年我國新生兒數再破新低,僅19萬6,486人;每對夫婦的生育率更低至1.1人,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。

新生兒變少,更令人憂心的是,新生寶寶由「高齡產婦」產出的比例卻在持續增加中,去年就有2萬6,389名新生兒是由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產出,比率已由前年的8%飆升至13%。

清晨七點半,台北市東區某家知名的不孕症診所早已人滿為患,這群急於求子的婦女有個共同特色:穿著入時、打扮得宜,多半已是事業有成的中階主管。然而再怎麼精緻的妝容也掩不住歲月風霜,因為她們多數已接近35歲,甚至年過40者也大有人在;願意忍受皮肉之苦、不惜花費鉅額支出的目的只有一個──就是儘快一圓「當媽媽」的夢想。

追趕生理時鐘

這群熟齡婦女必須靠外力來幫助自己儘快受孕,是因為她們的卵巢、輸卵管或子宮有病變,才不能像其他夫婦般,以自然、正常的性生活,完成「生寶寶」夢想嗎?

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,她們不易受孕的最大癥結,其實是因為不敵生理時鐘的催逼。

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、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建榮指出。有別於男性精子是由睪丸隨時「無限大量製造」,即使到五、六十歲,生育能力還可能「親像一尾活龍」;而女性卵子則是「有限庫存」的概念,隨著年齡增長將逐漸消耗。因此女性的最佳受孕年齡集中在25至30歲,年過30以後,生育能力就會緩步下降。等過了35歲,生育能力更會以每年15%的速率直線下降。

錯失生子良機

生理時鐘對生育能力的影響如此驚人,但多數女性卻不了解、也不在意箇中的嚴重性。

今年41歲、在科技業任職的戴小姐就是一例。由於工作繁忙、生活圈窄,加上自己的眼光很「挑」,因此一直尋覓不到感覺合拍的Mr. Right,拖到38歲,才透過朋友介紹,認識大她4歲的老公。

結婚第一年,這對單身已久、早已習慣悠閒度日的夫妻,對生小孩仍抱持著可有可無的態度,等到第二年他們開始認真考慮生個寶寶,戴小姐已屆39歲「高齡」,不管他們再怎麼認真「做人」,但肚皮始終沒有動靜,努力了8個月後,她只好求助不孕門診。

「醫生說我的子宮、輸卵管都正常,不易懷孕的唯一可能就是年紀大了,」戴小姐苦笑地說。在醫生建議下,她總共嘗試了一次人工授精、兩次試管嬰兒,經過1年多的痛苦療程才順利懷孕。想到這段過程,她忍不住說:「早知道年紀大了會生不出來,我會重新考量自己的人生規劃!」


「試管嬰兒」的不孕療程,是藉由手術及男性自慰分別取出卵子及精子,再在培養皿進行「體外受精」,最後再把已受精的胚胎植入女性子宮。圖為在液化氮儲存桶中保存的冷凍精子

生殖科技能力有限

像戴小姐一樣輕忽年齡對生育負面影響者,其實大有人在。

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所助理教授許甘霖,曾在2006年進行「台灣地區25~44歲民眾生育知識與態度」的大規模調查,接受訪談的千餘名民眾中,當被問及「幾歲」時生育能力會開始明顯下降,竟有近4成回答「不知道」或「50歲以後」(正解為35歲);亦有近3成認為「40歲以後再去做試管嬰兒,仍有50%以上成功率」(正解為41~49歲者,接受療程後的平均懷孕率僅15.5%)。

答錯的受訪者,更以教育程度在大專、研究所以上者居多。許甘霖分析,高教育、高社經地位的民眾,年輕時通常以「衝刺事業、享受生活」為首要目標,是否結婚生子,對他們來說是次要的,自然會疏忽生育議題的相關討論。

此外,這群人通常屬科技至上、人定勝天論者,對現代醫學容易抱持不切實際的信心,所以會很直覺地認為:「晚一點也無所謂,到時候總有辦法的。」

有趣的是,當調查再進一步追問「若知40歲時懷孕率會大幅降低,是否會想要提早懷孕?」,則有高達75%的受訪者立刻選擇「會」,顯示除了「無知」也是許多民眾延遲生育的主因之一。

懷孕難,「活產」更難

民眾的生育知識匱乏、態度偏差,追根究柢,國內知名的不孕症專科醫生劉志鴻認為,媒體「未傳達正確資訊」難辭其咎。

劉志鴻說,常有病患一來診所劈頭就說,吳淡如44歲產女、林青霞46歲產下次女、企業名人陳由豪的太太更在56歲生下龍鳳胎,「而我才40歲,當然也可以生!」

但真是如此嗎?當然不是!劉志鴻分析,首先,這些名人為了生下一子半女,不知投資了多少金錢在不孕治療上(國內人工授精的療程每次約2萬元、試管嬰兒則約10萬元),一般受薪階級,是否負擔得起呢?

另一個極少公開討論的關鍵,則是這些高齡生產的名人,很可能「用的不是自己的卵子」。

劉志鴻拿出2005年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指出,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女性,在42歲時的「懷孕率」為15.1%,但因她們的胚胎較易流產,因此最後成功生下寶寶的「活產率」,大約只有一半(8.4%);若再晚個兩年至44歲時,懷孕率和活產率分別只剩下8.3%和2.6%。從這些數據顯示,多數女性超過45歲後,要以自己的卵子完成生育夢想,幾乎是「不可能的任務」。

推估「生育大限」

雖然目前尚無任何檢查能精密確認每名婦女的「最後生育年現限」,但有幾個簡單的指標,可供自我檢測。其中之一,是觀察自己的月經周期。若年輕時月經是28~30天一輪,年過35歲後突然縮減為25~26天,就要有所警惕。「月經頻繁、周期縮短,很可能代表妳的卵巢功能已經開始老化、逐漸走下坡。」

母親、姐妹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,只要當中有人的停經時間特別早,自己就有1/3機率步上後塵;其他如有抽煙習慣、卵巢曾開過刀,或曾有惡性腫瘤病史而接受化療、放射線治療的婦女,也要有心理準備──自己的生育能力會下降地比一般人更快。

最後,劉志鴻奉勸每一位女性,如果擁有自己的寶寶,是妳人生幸福不可或缺的選項,那麼就千萬不要蹉跎,不要心存僥倖,儘快在「對的時間」努力,才是避免遺憾終身的唯一方法! 

文引用自http://dgnet.com.tw/articleview.php?article_id=7011&issue_id=138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生育凍卵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