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女性要注意!根據統計,子宮頸癌前病變年輕個案比例高,不再是中年婦女專有,平均每5例子宮頸癌前病變就有1例發生於20~34歲之間,而大型研究顯示,致癌排行前三名依序為HPV16、52、58。
感染HPV16 病變風險提高數十倍
國內外研究更指出,長期感染HPV16、52、58,癌前病變風險將提高數十倍至百倍,呼籲年輕女性,預防子宮頸癌可諮詢醫師「施打疫苗+抹片篩檢」,幫助更完整防護,而子宮頸癌疫苗防護力也再突破,目前台灣核准上市的疫苗包括了二價、四價與九價,有3種HPV疫苗幫助防護。
惡化成癌的癌前病變患者 逐年上升
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,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長期位居第7位,雖發生率及死亡率均有下降趨勢,台灣每年仍有近1600例的子宮頸癌案例發生,並造成超過700人死亡,雖然罹癌人數下降,然而可能惡化成癌症的癌前病變患者卻逐年上升,其中超過20%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是年齡介於20~34歲的年輕女性,等於每5例子宮頸癌前病變中,就有1人是年輕女性。
約80%女性 一生中都會感染HPV
台灣婦女健康學會副秘書長陳菁徽指出,99.7%子宮頸癌是透過感染人類乳突病毒(HPV)所導致,因HPV傳染途徑主要是性行為,感染情況相當普遍,約80%的女性在一生中都會遭HPV感染,雖大部分感染人體會自行清除,但若持續感染高致癌型HPV,就可能造成子宮頸癌前病變,更甚者進一步惡化成為子宮頸癌。
30歲以下女性篩 檢率不到20%
陳副秘書長表示,台灣30歲以上女性因政府推動免費抹片篩檢20年來累積篩檢率已達到81%,然而,30歲以下的女性抹片篩檢率卻不到20%,對於有性行為的女性,需要持續的進行衛教宣導,年輕女性除了定期抹片篩檢外,也應追求積極預防方式—施打子宮頸癌疫苗,注意預防子宮頸癌。
新聞來源:優活健康網
謝佳琳 醫師的分享
特定型別的人類乳突病毒持續性感染,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,目前被認為有很強的相關性。人類乳突病毒約百餘種型別,與子宮頸癌病變有關的有40種。
歸納當中:引起子宮頸鱗狀細胞癌的為第16型(59 %)、第18型 (13 %)、第58型 (5%)、第33型(5%)、第45型 (4%);引起子宮頸腺細胞癌的為第16型(36 %)、第18型 (37 %)、 第45型 (5%)、第31型(2%)、第33型 (2%)。因此若能針對易致病的病毒型別,做好預防感染的準備或清除病毒感染的治療(手術或自我扺抗力提升),也可以減少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發生率。
現在己有針對 “二種”、“四種” 或 “九種” 特定人類乳突病毒型的疫苖可以注射,目的在於讓身體產生抗體,預防感染特定型別的病毒。但施打疫苖對於己經感染中的病毒並未有治療的效果。長期而言,若要預防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,仍應該以“安全性行為” 及 “定期子宮頸抺片檢查” 為重。
特別建議,性行為較頻繁或性伴侶較多之年輕女性,不論年齡,每年都應定時做抺片檢查,若報告有異常(子宮頸上皮細胞病變等等),則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子宮頸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,若有,則縮短抺片檢查追蹤間隔、或是接受較積極的子宮頸手術治療,避免進展到侵襲性子宮頸癌病變。
凍卵諮詢專線: 0800-668-728
留言列表